免費提供設備報價、方案設計等服務,歡迎您隨時咨詢,我們將第一時間給予回復
澳大利亞某礦山新開采的礦石為含銅、硫、鐵的多金屬硫化礦,該礦中銅、鐵品位較高,回收價值較大。下面本文對銅硫鐵礦選礦進行研究實驗,旨在通過試驗制定適合于該礦的合理選礦工藝流程,充分回收礦石中的銅、硫、鐵等有價金屬,并為選礦廠初步設計提供依據。經過試驗研究表明,采用銅、硫依次優先浮選,浮選尾礦磁選回收鐵的工藝流程可獲得合格的銅精礦、硫精礦、鐵精礦,選礦指標較佳。
1、礦石性質
我們對來自澳大利亞的大塊原礦進行了加工制樣,并進行了工藝礦物學研究。研究表明,該礦主要有價組分是銅、硫、鐵,且均以獨立礦物存在,原礦含銅0.51%、鐵52.58%、硫2.28%。該礦主要金屬礦物為磁鐵礦,黃銅礦和黃鐵礦,并含有少量磁赤鐵礦、褐鐵礦、赤鐵礦、菱鐵礦等,以及微量閃鋅礦和方鉛礦。非金屬礦物有石英,其次為磷灰石、黑云母、碳酸鹽礦物、斜長石、普通角閃石及少量的白云母、綠泥石和絹云母。礦石中的各礦物的粒度均以粗粒嵌布為主,且分布不均勻,其中磁鐵礦的粒度相對較粗,黃銅礦的粒度次之。因此礦石中的鐵礦物和主要銅礦物均易于單體解離。
2、試驗
(1)試驗礦樣
從來自澳大利亞的大塊原礦中,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少量礦石用以原礦多元素分析及物相分析。剩余原礦則經破碎、篩分至-2mm粒級,通過混勻、縮分取樣裝袋,制成選礦試樣。以下所述“原礦”均為-2mm粒級選礦試樣。
(2)試驗方案
硫化銅礦石的可浮性一般較好,由于礦石中銅礦物種類不同,其浮選指標差異較大,相同銅礦物,在不同的介質環境條件下,其可浮性也存在差異。此外,磨礦過程紅星石單體解離狀況也對銅礦物的可浮性產生影響。
本研究以“浮選-磁選”為主干流程。在生產實踐中,銅硫浮選分離的主要工藝流程包括:銅硫混合浮選后抑硫浮銅、優先浮選以及部分優先浮選(等可浮)的工藝流程。先期探索試驗結果表明:采用銅硫混合浮選工藝流程時,銅精礦含硫、硫精礦含銅均較高,銅硫互含現象嚴重,分離困難。因此,試驗選用優先浮選的工藝流程對該礦銅硫進行選別回收,銅硫浮選尾礦則進行磁選回收鐵。
(3)試驗藥劑及設備
本實驗研究所用的藥劑主要有石灰、乙黃藥、丁銨黑藥、MA-1、MOS、Z-200、Mac、PAC、硫酸、硫酸銅、亞鐵、銨、2號油等,試驗用水為民用自來水。所用設備為圓錐球磨機、浮選機、濕式永磁筒式磁選機。
(4)試驗流程
詳細考察了銅、硫選別指標的各影響因素,確定了各較好選礦試驗條件,選銅條件試驗流程如圖1所示,選硫條件試驗流程如圖2所示。

3、結論
(1)礦樣主要金屬礦物有磁鐵礦,黃銅礦和黃鐵礦,其次為磁赤鐵礦、褐鐵礦、赤鐵礦、菱鐵礦。非金屬礦物有石英,其次為磷灰石、黑云母、碳酸鹽礦物、斜長石、普通角閃石及少量的白云母、綠泥石和絹云母。
(2)采用“浮選—磁選”主干流程,在磨礦細度為-74?m占65%條件下,以石灰為黃鐵礦抑制劑、Z-200+Mac為組合捕收劑優先浮選回收黃銅礦,選銅尾礦以和銅為活化劑、丁基黃藥為捕收劑回收黃鐵礦,浮選尾礦采用一粗一掃流程磁選回收磁鐵礦。
(3)在原礦含銅0.51%,鐵52.58%,硫2.28%條件下,試驗可獲得含銅22.14%、回收率為85.09%的銅精礦,含硫40.81%、回收率為58.71%的硫精礦,含鐵67.97%,磁性鐵回收率為92.00%的鐵精礦,選別效果較好。
河南紅星機器是一家專業生產選礦設備的直銷型廠家,生產設備技術先進、工藝成熟,歡迎您前來在線咨詢設備。
掃碼撥打
上一篇:
下一篇: